close
全文如下
近來在企業管理領域出現了個新名詞 AQ( Adversity Quotient)明確地描繪出一個人的挫折忍受力,或是面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。
根據
1、 凡事不抱怨,只解決問題:
碰到不如意的情況,AQ 低的人會怪東怪西,都是別人的錯,害自己不能如願,抱怨過後,心情往往更加沮喪,而問題依舊無解。 AQ 高的人通常沒時間抱怨,因為他們正忙著解決問題。所以請減少抱怨的時間,因為少一分時間抱怨,就多一分時間進步。
碰到不如意的情況,AQ 低的人會怪東怪西,都是別人的錯,害自己不能如願,抱怨過後,心情往往更加沮喪,而問題依舊無解。 AQ 高的人通常沒時間抱怨,因為他們正忙著解決問題。所以請減少抱怨的時間,因為少一分時間抱怨,就多一分時間進步。
2 、先看優點,再看缺點:
當挫折發生時,如果第一個念頭是:「完了,這下沒救了。」那就很難逃脫悲觀的詛咒。 AQ 高手的做法是,遇到狀況,先問自己:「現在有什麼是可珍惜的?」換句話說,在挫折中找優勢,並把它轉化成進步的助力。
例如,突然失業當然錯愕,但想一想,現在多了時間自己可支配,還有資遣費,於是再進修培養第二專長,似乎會是不錯的想法,也許就此開創出另一番格局。畢竟,自怨自哀解決不了問題,懂得在逆境中找機會,才是高 AQ的精彩表現。
3、 將當下的不幸,變成日後的「幸虧」:
看待挫敗,AQ 高手清楚知道,一時的成敗並不能定一生。就像李安,大學沒考上,卻因此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舞台,現在想想,還真「幸虧」當時沒考上大學,要不現在就不是這番光景了。因此只要保持樂觀,塞翁失馬焉知非福, AQ高手就能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回顧時的「幸虧」。
看待挫敗,AQ 高手清楚知道,一時的成敗並不能定一生。就像李安,大學沒考上,卻因此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舞台,現在想想,還真「幸虧」當時沒考上大學,要不現在就不是這番光景了。因此只要保持樂觀,塞翁失馬焉知非福, AQ高手就能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回顧時的「幸虧」。
逛書店,都會在「經營管理叢書」看看現在的管理流行什麼,從艾科卡到大前研一,有教你談判技巧、專業經理人…林林總總。上面那段AQ好像是目前流行。知道IQ也瞭解EQ現在又來個AQ,難怪現代人都有「資訊恐慌症」,睡一覺起來,書店裡不知道又有多少新書出版。同時也有很多公司被併購換了老闆。總是希望同事離職的原因是因另一個更好的工作,因為沒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的,制度好但主管不一定好。誰知道下一個工作會碰到什麼呢?既然不能選擇擇,不如時時充實自己,永遠為下一次的機會預備好。
不管什麼「Q」能夠在任何工作上勝任愉快並且樂在其中才是重要。男人當兵都會被提醒「合理的是訓練,不合理的是磨練」「吃苦當作吃補」想想,職場上也適用。碰上不喜歡的上司或是公司,甚至可以蕭灑揮揮衣袖,大聲地說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」然後再「拂袖而去」(記得口袋裡的錢能餵飽傲嗷嗷待哺之口)。真的下一個工作會盡如你意嗎?不管是應屆的社會新鮮人或是翻滾幾十年的老手。永遠不要因為這個工作不好而辭職,一定要因為另一個工作更好而離開。
(全文畢)
(全文畢)
全站熱搜